2006年5月25日星期四

智民华文学院在丹绒槟榔开办华侨大学海外汉语自学考试本科班

廖内 端华 校友会经过华大同学吴直达努力穿针引线及廖内端本中华校友会的大力支持及认可,2006年4月4日,协办单位,华大的校友会会长林耀兴前往廖岛丹绒槟榔,参加端本中华校友会的联欢晚会。隔天早上九时,林耀兴会长跟校友会的领导层、理事在其会所举行座谈会,专题谈华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情况,介绍华大及一些入学手续的细节问题。他们对华大要在丹绒槟榔开一个班表示大力的支持。

5月16日,华大主办单位智民华文学院院长陈玉兰硕士为了落实华大要开一个班的诺言,专程前往廖省跟端本中华校友会领导层、理事及学员座谈及举行一个开学典礼仪式。首先由校友会副主席李昌桦致词,欢迎主办单位陈老师的到来,阐明印尼华文教育发展非常迅速,为了迎合教育部对师资的要求,华文教学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将通过这个学习过程,造就更多的华文师资,提高廖省华文教学的水平。

接下来是陈玉兰老师讲话,她具体介绍了华大的优良教育情况后,还分发教材、书本、考试大纲、参考书和练习题。双方都谈得很满意。

陈玉兰老师说,此次华大能够迅速落实开班,多蒙曾楚生主席、曾昭伟副主席、李昌桦副主席、曾锐文副秘书长、谢赤元等领导层及椰加达华大校友会会长林耀兴、萧伟顺、吴直达及陈友正老师的大力协助,谨致谢意。

陈玉兰老师期待有更多类似的交流机会,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都能符合学习的要求,取得学历、学位文凭,为印尼的华文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学位文凭已获得印尼教育部的承认。

据最新消息,学员报名的已有21位,试读生10位,相信还会继续增加,协办单位将派老师前去辅导。在自学的过程中,雅加达华大校友会将选派几名校友与师弟师妹们分享其学习心得。

由于丹绒槟榔市的地理优势,发展华文教学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往后,华大在廖省有一个点,对整个廖省弘扬华文文化及辅导师资,将带来积极作用。廖省爱好华文的人士,有意就读者,可以直接向廖内端本中华校友会联系。

【者按:国际日报是印尼目前销量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华文报纸,它全面而深入地报导印尼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华社的活动,为增进中印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推动中印两国友好关系和互利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6年5月15日星期一

从中国“出口”孔夫子说起(摘录)

陈有为〔华盛顿〕

中国向外部世界出口的数不尽物品中,现在又多了一个新的品牌,叫孔子学院。

从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开张以来,在美国、加拿大、瑞典、英国、德国、葡萄牙、塞尔维亚、白俄罗斯,新加坡、泰国、乌兹别克斯坦、肯尼亚、南非、卢旺达和澳州,以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思想家与教育家孔子命名的中国语言文化教育机构,相继出现,蔚然成风。迄今已有36个国家和地区办起了80 所孔子学院和小规模的孔子学堂,还有更多的国家提出了办学申请。…

孔子学院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批量出口,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一个新现象。它标志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世界各国通过学习汉语来了解中国的需求急剧增长。这也证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高潮,必然会带来使中国文化思想向外传播的软实力。…

而今被“五四运动”砸烂过的“孔家店”,却在世界各地遍设“外卖连锁店”。虽然孔老夫子被后人奉为“至圣先师”与“万世师表”,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五洲四海成千成万的洋弟子要对他行尊师之礼。…再说,中国官方提倡的“以人为本”、“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内外政策新方针,原本出于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

历史的进程就是不断的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由于孔子在西方和世界人民的心目中享有与希腊古代哲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同样的盛名,而被奉为世界伟人;更由于中国需要推行和谐外交以广结善缘,当年被批倒批臭的孔老二现在又身价百倍,成了对外文化输出的头号精神产品。…

人们只要一听到孔夫子的名字就会联想到中国,就会对古老的中国文化产生亲近感。孔夫子是中国能够向外推出的,与任何世界文化名人相并列的唯一一张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思想大品牌。过去把这样一件无价之宝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实在是愚不可及。现在醒悟过来,犹未晚也。…

从孔子传诸后世的一些言行来看,固然是只唯上不唯下,把他的治国理念完全寄托于明君行仁政,而无任何制约君权之设想。但在晚周之后礼崩乐坏、天下纷乱的春秋时代,既无有组织的反对党派又无公民社会可言,不寄望于明君出世以德治国,还能寄望于什么?

在当时的情况下,孔子提倡以天、地、君、亲、师来规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以仁、礼、义、智、信来规范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是有助恢复社会稳定,符合历史发展需要的治国理念。…

从历史观点来看,如果不是由于皇权专制与忠君思想贯穿整个华夏历史,中国的天下大一统局面就不可能保持几千年之久。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不论是姓刘的,姓李的,姓朱的,也不论是汉人、蒙人、满人,只要登上皇位,就必然要开疆拓土,维护江山社稷与华夏版图。如果没有孔子提倡的道德与政治规范,人人都可以自立为王,则神州大地早已变成四分五裂的欧洲了。

不仅如此,孔子提倡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教无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及其他无数的教诲,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色彩,成为两千多年来从帝王到平民立德立行,治国治学的座右铭,人类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精品。…

孔子的思想与学说,确实是两千多年来照亮中国历史与中国人思想的一盏明灯。《华盛顿邮报》曾经写道:“虽然孔子活在两千多年前,但他的教诲对今天世界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属于历史也属于现代,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 编者按:作者是华府中国论坛社社长 】

学 语 致 用

廖内 端华 校友会“新加坡人趁年轻时把华语的基础打好,工作、生活都能受益…”八十二岁高龄的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今天傍晚现身上海。有趣的是,李资政今天对外界披露的,既不是中新两国的经济发展,也不是“后汪辜时代”的两岸问题,而是半个世纪以来其个人学习华语的点滴心得。

李光耀所著《学语致用:李光耀中文学习心得》的中国大陆版今天在上海首发。外界将该书的发布,视为李光耀此番中国之行的“重头戏”之一。

《学语致用》记录了近五十年间李光耀学习华语的“奇闻逸事”。出版商证实,去年六月该书在新加坡首发后,不仅在当地引起巨大反响,还受到整个华语世界的普遍关注。

鹤发童颜的李光耀资政在现场道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说,近年来不少新加坡华裔家庭只习惯用英语,而淡忘了华语;与此同时,中国人来新加坡旅游、做生意的人数不断增加,新加坡越来越需要与中国打交道。他认为,如果华语在新加坡无法继续传承,就不仅是失去一种语言、一些生意,还会失去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珍贵的友谊。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举一反三、多听多讲”,这是李光耀资政坚持不懈学华语的心得。他感慨,自己学华语与中国人学英语,大概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有分析人士认为,李光耀资政以其独到的战略眼光认定,新加坡经济未来拓展的“腹地”在中国,遂带头发起学华文运动,实际上是为新加坡“寻找出路”。这印证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所说,中国的崛起将使世界的经济中心转移到亚洲,他并认为“掌握华语是新加坡人很大的竞争优势”。

短讯:椰加达讯:印尼国会全体党派昨天一致通过新的国籍法,标志着所有在印尼出生的华裔等少数民族不会在国籍问题上受到种族歧视,今后他们跟所有印尼土著一样都被当成印尼人。新法律第二条文引述1945 年宪法第26条文说,“印尼人是印尼土著和其他民族并已合法成为印尼公民者”。新国籍法对“印尼土著”的定义阐明为:凡是在出生时已成为公民的印尼人,而从未自愿领取别国公民权者。印尼华裔占全国人口2亿2000多万的4%左右,他们向来在国籍问题上遭遇歧视。此外,昨天通过的新国籍法也允许印尼人跟外国人所生的孩子拥有双重国籍,直到他们18岁时才须选择单一国家的公民。司法与人权部长哈密昨天说:那些跟外国人通婚的印尼妇女,根据新法律也不会自动丧失印尼公民地位。

2006年5月8日星期一

印尼华文教育的教材来源

据初步调查,印尼目前使用的华文、汉语教材至少有以下一些∶

  1. 中国大陆出版的:
    • 《中文》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主教材加练习册A
      • B及教师手册各12册
      • 共48本;
    • 《汉语》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儿童汉语》〔以下全是北京出的〕
    • 《汉语会话301》
    • 《问与答》
    • 《说话课》
    • 《汉语初步教程》
    • 《标准中文》
    • 《生活的智慧》〔繁体〕。
  2. 中国台湾出版的:台湾侨委会为菲律宾编写的《菲律宾新编华语课本》,小学课本,
    1~6册,另配练习,可能也有教师手册;《国语》。这两种书都是繁体字,注音字母。
  3. 新加坡出版:《好儿童华文》,小学教材,1~6册,配练习,未见教师手册;另配一套《阅读》1~6册。其前身是《华文小学教材》,在印尼仍能看到。此书用简体字,汉语拼音。
  4. 印尼自己编写或改编的教材。万隆博朗安大学曾据北京大学的《汉语教科书》自编过教材〔肖频,1996『3』〕;雅加达的达尔玛-贝萨塔大学自编了一本综合教材《实用汉语课本》,简体字,汉语拼音,配印尼文解释;雅加达的黄秉杰老师根据《汉语会话301》编写了印尼文对译的《Percakapan Bahasa Mandarin》;印尼东方语言文化中心和新加坡某出版机构2001年6月推出一套新教材《好学生》,据称有模仿《好儿童》的倾向。

目前印尼最受欢迎的华文教材是暨南大学的《中文》、新加坡的《好儿童》和北京的《汉语会话301》等。

《中文》教材已获准在印尼印刷,相信会大大缓解印尼教材紧缺的矛盾。

廖内 端华 校友会关于印尼适用的华文教材,有两套汉办立项的教材正在编写印行中。一套是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教材,包括教学法、中国文化等4本,由暨南大学、云南师大、广西民院和福建师大分工合作,对印尼华文师资培训应有一定的帮助;另一套是广东省组织编写的供印尼使用的教材(6本),内容包括《学华语》〔1~6,儿童用〕,《当代华文教程》〔1~4,中学教材〕,《突破汉字难关》,《汉语-印尼语HSK学习者词典》,《汉文文法及练习》,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几所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师编写,由国家汉办作为特殊项目立项,目前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编写组主要成员于2002年2月…3月赴印尼征求意见,考察情况,宣传推广,估计不久即可出版。

相约在丹绒槟榔

廖内 端华 校友会廖内端本中华校友会于4月4日举办的联欢晚会,圆满落幕。与会的校友,欢欣鼓舞。海内外的校友,纷纷来信和来电祝贺,都说这次的联欢晚会办得很成功。

这是一次很隆重和空前热闹的联欢晚会。莅临盛会的校友,除了本地之外,还有来自广州、福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椰加达、万隆、峇淡、丹绒峇来、占碑及泗水等地,大约700位校友,相约在丹绒槟榔。

按原来的计划,廖岛省省长及丹绒槟榔女市长都会出席。他们后来因为临时有事,不能亲临赴宴,深感遗憾。他们委派代表参加,为校友会的成立揭碑签名,合影留念。政府支持廖内端本中华校友会的成立,放宽了华族在文化方面的活动。华族40年来担心和顾虑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政府盼望从商的企业家能够进一步为推动本地的经济建设,协助发展旅游业,引进外来投资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校友会在2005年10月31日宣布成立之后,有了自己的会所,它成了校友温馨的家。今后,我们可以为海外的校友,多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希望他们常回家,常来丹绒槟榔看看。现在办理来廖内的手续很方便,不必事先申请签证,只须在抵境之时,办理落地签证即可。付10美元,可停留7天;付25美元,可停留30天。

校友会成立至今,大家纷纷在讨论筹办三语学校的课题。我们一致认为,立下计划书,开办小学启蒙班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办学从低年级开始,这是上上之策,六年之后,它就是一所体系完整的小学了。

让我们抓住机遇,继承和发扬端本中华的精神,为实现华族子弟能学习自己的华文文化、为办学计划的成功而努力!